從「芙蓉菊」談植物照護系列(三)

從「芙蓉菊」談植物照護系列(三) post thumbnail image

在大自然中,不同植物往往生長在特定的區域,除了氣候條件因素外,對當地土質的適應力也是重要的關鍵因素。而「根本」這個詞就源自於植物的「根之所本」,根系適應土壤生長旺盛植物自然就頭好壯壯,根系不適應就容易虛弱而出現各種病蟲害感染夭折。

「蘄艾」又名「海芙蓉」、「芙蓉菊」,本就是原生於台灣及琉球一帶的濱海區域的野生植物,千百萬年來對台灣的氣候沒有適應問題,會不容易存活的關鍵因素就只剩「土壤」了。

從大自然的角度思考,蘄艾千百萬年來之所以只長在海邊而不大量拓展到內陸地區,除了要能抗鹽鹼抗旱外,濱海區域的病蟲害少、加上排水良好與偏中鹼性的土質也不利於真菌生長,在此環境下蘄艾不需要演化出良好的抗病蟲害能力,這應該也是無法拓展到內陸病蟲害多環境的關鍵。

照片中是對蘄艾種植的一連串測試,上面兩張是買來一段時間未換土前,左上有經過益菌加強照護並適度修剪後健康狀況良好;#右邊的對照組 則是只澆水而未做任何處理、和許多種不好的人一樣因真菌感染而在下方出現大量枯爛的枝葉。

第二階段測試則於1/29將兩者徹底洗根後更換栽培介質(《中性栽培介質》)並直接放置於陽光下曝曬(別忘了上面說海濱植物都很耐旱的),左下方是根系嚴重損傷後在白天的陽光下都因根部水分吸受不足而垂頭喪氣、夜間水分消耗少則重新挺立,配合《木黴菌+蕈狀芽孢桿菌》持續澆灌了二週 (2/14)左下照片中兩株都已恢復正常,下層原本感染嚴重、一路由下往上枯的病株也不再惡化、重新長出健康的新葉。

#胡說八道之一》許多對種植原理與植物病蟲害無知者往往遇到看不懂得狀況就栽贓給「水多爛根」,右上方枯爛嚴重的脫盆後根系看來比左上方未感染的還健康,是哪來的爛根?

#胡說八道之二》有些人迷信蘄艾可辟邪、「貴氣」不能亂摸,這兩株則不只手摸還常用香港腳「撩」它們,正確照護下從頭到尾漸入佳境哪來的怪力亂神?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