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謠言解析-植物能夠馴化嗎?

常有人說:某某植物需要馴化適應環境、或說植物換了新環境需要一段時間「服盆」,這是真的嗎?

先說結論:種植的基礎是包含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等的科學,這種說法是不了解科學,只靠憑想像出來的胡說八道!

【解析】

  1. 事實例證:
    台北建國花市平常週一到週五是停車場,每週五晚上數百個攤商要開始進場,週日晚間則要全部撤出,所有植物每週都要經歷一次的搬進搬出、有些甚至直接來自中南部,如果植物換了環境需要一週的適應時間才能活得好,那建國花市成千上萬的植物豈不都活不成了?
  2. 植物不是動物、「基本上」沒有適應力這回事:
    動物會「動」而植物不會,從生理上講植物的反應與改變速度遠低於動物,而以動物來說,駱駝歷經長久的演化適應了沙漠環境,把剛出生的駱駝放在海中,直到老死都不可能「馴化」出像鯨魚海豚般的適應海洋;企鵝歷經長久的演化適應了南極,就算把剛出生的企鵝養在沙漠,直到老死也都不可能像駱駝一樣適應沙漠環境。從科學上來說,動物或許還能經過學習而適應環境,而植物的生理反應完全是「刻」在基因中的反應而不可能加以訓練改變。
    之所以說是「基本上」,是因為植物的某些生理作用確實可以藉由環境刺激而改變,例如在紫外線較強、植物會增加花青素之類的抗曬成分而避免被「曬傷」;反之在低紫外線下,除了抗曬成分會減少外,長期低光照也會造成植物生理作用減緩、減少能量消耗而避免「餓死」,但這都有個限度,就算是人,高緯度地區皮膚白皙的人再怎麼「馴化」也不可能像非洲黑人一樣耐曬;或是人的食量有高有低,但再怎麼「馴化」都不可能讓正常人可以一年只吃一餐〔注意:在這裡我們不談怪力亂神的事〕
  3. 如何才能改變植物適應環境的能力:
    在農園藝中真正的「馴化」植物,其實是靠著一代一代的繁殖過程中找出不同的基因搭配、或是基因突變,再從中「物競人擇」而逐漸挑選出最能適應特定環境的後代。許多人往往只聽八卦不問原理,從而穿鑿附會引伸出「馴化」的神話來。

【了解植物的特性】

所有的農園藝植物原本都來自於大自然,而這些植物遠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在地球上自生自滅、適應了特定的環境而繁衍昌盛,但絕大多數都只存在特定地區而不是隨處可見到處亂長,這就像動物中企鵝適應了南極但不會出現在沙漠中、駱駝適應了沙漠但無法存活於海裡,鳥類為了適應飛翔演化出輕盈的骨骼、但卻強度不足而無法與陸地上的動物拚搏等等一樣,植物為了適應特定的環境而演化出一定的特性,換了不同環境就可能無法適應而難以生存。

  1. 生物分類上的「科屬」:
    生物的分類基本上是按照演化過程基因上的親疏關係而定的,就好像人類的「血緣」一樣,「種」就好比是自己、同一「屬」就好比同父母的兄弟姊妹、同一「科」就好比同祖父母的堂表兄弟姊妹,而前面說的植物特性是基於演化過程「刻錄」在基因中的生理作用,可以想像血緣越接近、其特性也就越接近,例如櫻花、櫻桃、桃、李、梅、玫瑰、草莓等都是薔薇科的植物,其環境適應力與病蟲害都有相近之處、甚至如花葉果也有許多共同特徵,然而坊間如「巴西櫻桃」(和芭樂、蓮霧一樣屬於桃金孃科)、「西印度櫻桃」(金虎尾科)等雖然果實有點像而有「櫻桃」之名,但卻和薔薇科的真正櫻桃特性有著極大差別,如果拿這些當真正的櫻桃種、或是種了這些之後用同樣的方法來種真正的櫻桃則結論都會是「很難養」。
  2. 原生地的差異:
    試想將同父母的兄弟姊妹,一個出生後帶到阿拉斯加去養育、一個出生後帶到非洲去養育,在成長過程經過環境適應也會產生體質上的差異。而同科屬的植物原本基因相近,但散布到不同環境區域後,經過千百年演化的「物競天擇」下,自然也會出現特性上的差異,這就是生物上的「趨異演化(Divergent evolution)」,例如九層塔和羅勒都是唇形科羅勒屬的,用前段的比喻就像是同父母兄弟,但「甜羅勒」(註:羅勒數的大家族中有很多種名字中帶有「羅勒」但原生於不同地區的兄弟)原生在地中海一代的歐洲與埃及等地,來到台灣的夏天就會怕熱而適宜在平地冬天或高冷地種植,而九層塔則原生於南亞到非洲一代的熱帶區域,來到台灣的冬天就會怕冷、夏天就能生長旺盛。

植物的種類繁多,而在我們的專業領域上必須能了解各種植物的特性而加以培育,基本上就是靠著上面說的兩點,知道植物的「科屬」分類、再加上了解其「原生地」,基本上就能八九不離十了。了解植物特性而配合給予適當的環境、同時還要針對其對種植地點環境差異可能出現的缺陷而加以補強照護,這樣植物自然沒有環境適應問題而能生長良好,這就像人外出可能會不適應環境、回到家還需要時間適應環境嗎?反之如果不了解植物特性,只妄想期能經過一段時間後就可適應就只會很「難種」。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