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小檔案 – 從蘋果草莓談耐熱性

草莓小檔案 – 從蘋果草莓談耐熱性 post thumbnail image

熟悉草莓的人應該都聽說過草莓不耐熱,但何謂不耐熱?

【不耐熱真相一:真正不耐的是病蟲害】

植物的耐不耐熱和動物大不相同,以草莓來說,最佳的生長溫度在15~25℃之間,一旦氣溫超過30℃光合作用效率就會降低,而超過35℃則草莓會啟動自保功能、葉背的氣孔關閉以避免高溫下水分過度散失,但也因無法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氣而完全停止光合作用。但這是草莓演化出來的主動自我保護,真正要草莓熱死則包括人在內的大多數動物恐怕會先一步陣亡。

真正的問題在於:原生於溫帶的草莓原本對亞熱帶台灣的大量病蟲害就抵抗力不足而「多病」,在啟動自我保護功能後更是形同休眠,抗病蟲害能力降到最低,所以高溫期照護草莓的重點就在於如何保護其免於病蟲害侵襲。

【不耐熱真相一:高溫期不利於開花結果】

一來草莓的花芽分化需要一定溫度範圍的刺激、氣溫過高時就不容易開花;二來絕大多數植物在日夜溫差較大時包含果實與葉(葉菜類)的品質都會比較好,高溫期草莓不僅不容易開花、就算開了花結了果從大小到甜度都遠比不上低溫期。

所以草莓「耐熱性」的另一個意義是在氣溫較高時仍能開花,但無論多耐熱都難逃高溫其果實品質比不上低溫期的鐵律。

【耐熱性一流的蘋果草莓】

蘋果草莓以耐熱性強著稱,雖然會有些小毛病:

  1. 對藥物敏感:
    專業育苗業者一定會用藥物,這是避免將病蟲害帶入購買的農民田中造成生態災難(農委會會「關心」),然而蘋果草莓偏偏對藥物很敏感,常常一噴殺菌劑就會出現略帶紫紅的褐色藥斑,但這種「鬧脾氣」基本上對其後續的生長影響不大。
  2. 容易感染炭疽病:
    許多種草莓者聞之色變的「炭疽病」可說是草莓的主要殺手之一,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炭疽病有三型:第一型是在葉面產生黑斑、隨著黑斑的擴大中心轉為灰白而成為黑圈(外圍通常會有紫紅色的暈,這是草莓產生花青素在對抗病原菌);第二型則是發展到走莖與葉柄,形成長橢圓形且外觀上略為凹陷的黑斑,發展到後期葉柄會整個發黑乾縮,但葉子卻不會因此而立即乾枯(代表水分的輸送功能仍能維持),但發生在走莖上時不僅影響新苗的發育外也會因苗帶菌而在日後有很高的發病率;第三型才是真正致命的,黑斑在冠部(又稱為中柱)上出現,隨後侵入髓心形同將草莓「砍頭」而整株枯死。
    蘋果草莓雖容易感染炭疽病、但通常只出現第一型或第二型,很少會出現第三型而枯死,通常只出現第一型病徵(葉面黑斑)且沒有快速惡化則只需要加強抗病照護就好,出現第二型則也只要將該葉子或走莖剪除即可。
  3. 高溫的開花性強:
    相對於其他品種而言,蘋果草莓在較高溫度即可開始花芽分化,也就是花期開始的早;在春夏季則停止花芽分化的溫度也比其他品種高,也就是春夏季花期結束的晚,甚至可以熬到七、八月而幾近於全年無休(只要不對果實品質要求太高就好)。

〔註〕:蘋果草莓過去其實還有個不討喜的特性,就是果實酸度較高,但這幾年在育苗場的努力改良下已經有大幅改善,甚至用「甜蘋果」的新名稱來幫其洗刷汙名。

下面兩張今天(2024/10/04)拍的照片,才十月初草莓季剛開始的第一批苗,蘋果草莓尚未長大就開始煞有介事的開花結果了。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