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芙蓉菊」談植物照護系列(四)

從「芙蓉菊」談植物照護系列(四) post thumbnail image

實現「澆水自由」後,蘄艾(海芙蓉)也是能有正常的長相!

大多數在市面上看到的蘄艾都是向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髮型-只有頭頂一搓毛,下面則是光禿禿的,許多人應該都以為蘄艾原本就該是長成這樣子的。

在一系列基於蘄艾的種植相關貼文後,為了更清楚的說明與示範(參見留言中的連結),我們也在去年12月陸續買進了兩盆,經過幾個月的「折騰」與「調養」,展現出來的自然長相從下到上都和多數植物一樣能自然茂密,證明健康的蘄艾並不是下方葉子一定都得凋萎乾枯。

就像先前說過的,蘄艾原生在台灣的濱海地帶、對本地的氣候環境並沒有適應問題,而目前本島海岸的幾乎都被採光了,最大的保留地就在台灣的棉花嶼等「東北三島」,每年冬天的淒風苦雨摧殘下都還能長的滿島密密麻麻,怎麼能說種植蘄艾就一定非控水不可?

植物沒有怕水的人,就像同為生物的人每天都需要喝水、除非得了狂犬病(恐水症)外也不會怕水,人不會因為水喝多了而爛肚子、所以植物也不會水澆多了而爛根,所謂的「控水」全都是一堆不懂種植者「不會駛船嫌溪彎」憑空想像編造出來的胡說八道!

人不是怕水而是怕被水淹死!而植物的根需要呼吸空氣,同樣怕的也是被水悶住不能呼吸而窒息!有些不怕水淹的植物發展出由莖葉往下輸送空氣(如荷蓮、空心菜),或高高伸出空種的特化「呼吸根」(如紅樹林、落羽松),和人能長時間潛水是一樣的原理。但絕大多數沒有此特殊能力,所以 #土壤的排水透氣性是最大關鍵,只要排水透氣良好,再怎麼澆多餘的水都能迅速排乾、重新引入新鮮空氣,#土壤的保水力是一定的哪來的太多太少問題?反而能因為澆水帶動土壤的換氣而讓植物的根系更加順暢!

土壤潮濕的另一個問題是真菌感染,就像人的鞋襪潮濕就容易引發香港腳一樣;植物不是因為水而爛根,就像香港腳嚴重也不是因為水而爛、而是因為真菌細菌感染而爛!尤其是蘄艾來自少有真菌的海邊,就像其他如多肉等來自乾燥地區的植物一樣沒有歷經許多真菌的「物競天擇」而沒有演化出強大的對抗能力。因為絕大多數真菌細菌偏好酸性環境,所以 #重點之一是栽培介質儘量使用中性或微酸性的減少如絲核菌或疫黴等病原菌生長的機會#重點之二就是使用有益微生物來抑制有害病原菌

照片左邊的蘄艾正是根據這樣的原理,買回來時兩株其實都已經有感染(大多數的園藝店只有進貨來賣沒有真的在種,往往已經有感染了還是在賣),這盆是買回後洗根換了《#特調中性栽培介質》、持續澆灌《#木黴菌#蕈狀芽孢桿菌》後就不再有感染發生,長成的就是照片中正常植物的樣子。

右邊的則是被犧牲做為「對照組」,沒有更換栽培介質與澆灌益生菌下所以低處葉片不斷發生枯萎、生命力頑強的蘄艾不斷從頂部長出新葉而形成前面所說的「只剩頭頂一撮」,隨後同樣洗根換了《中性栽培介質》,澆灌益生菌後不再出現枯葉,幾天前「大砍頭」後已重新發芽即將長回健康蘄艾的自然狀態。

〔註一〕水耕植物的根24小時都泡在水中怎麼不會爛?答案是植物的根也能從水中吸收氧氣,所以水中得有豐富的溶氧,加上保持乾淨避免細菌孳生!

〔註二〕老天爺連續下雨植物的根怎麼不會爛?答案是雨水經過空氣帶有豐富的溶氧,配合土壤的排水性不斷流動形同活水,就像活水養魚也可以不用打氣一樣(換句話說,如果土壤排水能力不足造成積水而停止「流動」就會出問題了)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