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黃梔談:大自然才是種植的最佳指導老師】

【從山黃梔談:大自然才是種植的最佳指導老師】 post thumbnail image

從小在基隆山野就常見的台灣原生種的山黃梔,幾年來在花市竟然都找不到,所見的不是人工改良培育的重瓣種「玉堂春」、不然就是日本引進的小葉「雀舌梔子」、或是更迷你的「姬梔子」,難道台灣人都不愛自己的原生種植物了嗎?

既然花市百般尋找不到,就趁著回到基隆的機會「禮失求諸野」,既然是兒時玩伴當然很清楚要往什麼樣的環境去尋找,很快地就在一個地點,相去不遠的距離就看到了三株。都說今年的氣候條件異常、許多梔子花都提早結束花期,然而在它們的「故鄉」仍有一株還開著大量的花,甚至還有不少未熟的果實(右下照片)。

在大自然中,植物都是歷經千百萬年演化適應了特定的「原生環境」,所以只會出現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而遠在人類出現地球之前植物就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己生長茁壯、代代繁衍生生不息。所以種植的最高新法就是得了解植物的原生環境與具有什麼樣的特性,這就像養動物也得先知道動物的原生環境與特性,如果什麼都沒搞清楚就把把企鵝養在沙漠中、把駱駝養在南極的冰天雪地、烏龜魚蝦養在樹上、小鳥養在水缸裡,這樣當然沒有任何一個能存活,這樣到底是這些動物「難養」、還是養的人自己頭殼「孔ㄎㄧㄤ」?

梔子花都生長林木聚集的潮濕之處,在這種環境之中,有著大量的落葉堆積分解出的酸性且有機質含量豐富的鬆軟表土;此外在照片中還可看到梔子花在眾多林木中並不算高大,光線多少會受到遮蔽,所以枝條高處的新生葉顏色大多呈現淺綠色,但在低處光照不足處的老葉顏色就轉為深綠,這樣能增加光線吸收的效率而提高光合作用,梔子花正是靠著演化出這樣的特性所以能在被高大鄰居遮蔽的低光照環境下生長良好。反過來說,在土質乾硬沒有林木而酸性不足且的草地上找不到野生的梔子花,代表它們無法在那樣的環境中自然存活。

了解了梔子花的原生環境就很容易了解它的特性:偏好潮濕環境,強酸性且有機質豐富又鬆軟排水良好的土壤,對稍有遮蔭的散光環境能有良好的適應性,順著這樣的天性讓梔子花感覺是生長在「故鄉」的環境中自然就會長的很好。

【後記】
如果真有植物對什麼環境都能適應,那在自然環境中就早該長的到處都是了,這類植物不是完全沒有、只不過人們都歸類為「雜草」,例如咸豐草(鬼針草)或芒草之類的不就都到處可見嗎?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