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樓板為何會漏水?】
- 水泥原本就是多孔性材質:
使用水泥建築過程必須先加水,在乾固後水分蒸發自然會留下許多小孔隙,所以一般水泥如果沒有特別處理原本就會緩慢滲水,這種情況在多雨潮濕地區如基隆就很常見,冬季連續下雨時面對「風頭」的牆壁往往會因為長期雨水的潑打浸潤導致內側出水潮濕而產生壁癌或發霉。 - 酸性腐蝕: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加水後成為氫氧化鈣、之後再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成為碳酸鈣而結晶硬化,此成分和珊瑚礁、石灰岩、大理石等是一樣的(後兩者都是珊瑚礁歷經地質變化而形成)。碳酸鈣遇到酸會釋放二氧化碳而溶解,眾所周知的石灰岩溶洞、鐘乳石等就是這樣形成的。除了近年來空氣污染造成的雨水酸化會侵蝕水泥外,一般種植所用的栽培介質絕大多數也是酸性的,如果澆花流出來的酸性水長期積累在水泥地板上就會慢慢產生腐蝕,造成水泥劣化孔隙增加而容易出現漏水。
〔註〕如果是酸性很強的如鹽酸倒在水泥上會出現大量氣泡,這就是水泥中的碳酸鈣被快速分解而產生二氧化碳的結果,如果是新建築或裝修有水泥落入水管中凝結而阻礙排水,也可用鹽酸這類的強酸加以溶解而消除。 - 結構變形造成的裂縫:
水泥的重量大約是每立方米2.4噸左右,隨便一棟房子的重量往往就高達數百噸以上。試想原本自然的土地之上蓋了一棟房子,沉重的負荷當然會造成土地緩慢下陷直到被壓實,如果房屋的地基不夠穩固就很容易因變形造成結構上的裂縫而造成滲水。
〔註〕在多雨的地區如基隆,酸雨滲入水泥裂縫溶解水泥後,流到表面遇到空氣重新乾燥凝固就會形成像鐘乳石般的結晶,形成原理與結構成分也和鐘乳石完全相同。 - 新舊水泥交接處形成的收縮縫:
水泥在乾燥凝固過程會有收縮的現象,當房屋有增改建、或灌漿時間相差太長時,可以想見舊的水泥已經收縮穩定了,連結的新水泥凝固後會逐漸收縮,兩者之間就很容易出現「收縮縫」而容易滲水。
【如何避免漏水?】
- 屋頂或陽台的「基本防水工程」:
古早以前的建築骨架完成後會再塗抹上一層表層,表層水泥中除了降低沙子的比例以減少孔隙外、也會加入膠質材料來避免水分滲入,但這並不能阻止酸性的侵蝕。隨著建築技術與材料的進步則很多房子會做所謂的「防水工程」,最粗暴的就是直接在水泥表面刷上一層瀝青,比較講究的就是在樓板表面塗上一層聚氨酯(PU)或環氧樹酯(Epoxy),近年來則更進一步的還有壓克力樹酯等效果更好的材料。
〔註〕聚氨酯(PU)除了容易水解與紫外線劣化外性質也較柔軟,好處是不容易因結構變形而龜裂,缺點則是容易老化而不耐久;環氧樹酯(Epoxy)硬度高且理論上可百年不壞,只不過硬度高不容易變形反而會因為房屋結構的變形而裂開;壓克力膠則有適度彈性與硬度、耐久性也好,這三種塗層通常都會在表面上加一層水泥或貼磁磚修飾並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 - 細微裂縫的修補與表面的防水塗層:
水泥天生就有細小孔隙而會滲水,加上前述的建築結構變形、凝固收縮過程造成的微裂縫等,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膠之類的加以覆蓋或填充以避免漏水。近年來也盛行一種防水膠,在家水之前呈現穩定狀態而可長久保存,加入一定比例的水調和後一陣子就會開始凝固成塑膠狀,由於屬於水性對水泥有很好的滲透性,刷在表面或裂縫上滲入乾燥後就會形成防水層阻止水分的侵入。只不過這種膠的耐久性也不算很好,每隔幾年就得重新施做一次,且要注意如果裂縫太大的話,除了效果不好外、建築也可能會有結構安全問題,此時最好還是請專家來檢查處理比較好。 - 花盆盡量避免直接放置樓板上:
前面所說的,水泥中的碳酸鈣會在酸性環境下溶解、而種植所用的栽培介質絕大多數都是酸性的,所以花盆如果直接放置在樓板上,澆灌後流下的水容易「悶」在盆底而不容易乾掉,水泥長時間「浸泡」在這樣的酸水中會加快被侵蝕老化而容易出現漏水。最好的作法是將盆底墊高保持通風,讓澆灌後流下來的水能盡速乾掉,沒有水的情況下酸就無法起作用而避免水泥被加速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