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雜談-採集野菜野果須知

種植雜談-採集野菜野果須知 post thumbnail image

從幼年時就喜歡獨自在山野亂竄,整天下來往往需要採集野草、野果甚至蛇蟲來果腹,有時還覺得野外克難採集的食物比家中餐桌上的有趣多了。但當時的環境下人們與大自然比較親近,到處都流傳著各種相關的資訊,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熱了渴了受傷了可用什麼、什麼動物該如何捕捉、什麼地方要注意什麼危險 … … 等等,雖然偶爾也會聽到一些憾事,但每一次的事件都會提醒人們該注意的事項。

採集應具備的資格】

近年來「回歸自然」的風氣盛行,有不少人也對採集野菜野果有興趣,但人們遠離大自然已久很多鄉野知識都已失傳,在採集之前應該先具備幾個條件:

  1. 確定自己不是「植物盲」:
    有一種盲是「色盲」、分不出特定顏色的差異,例如紅綠色盲眼中紅色和綠色是一個樣子;有一種盲是「音盲」、分不出不同音階的高低不同。再如絕大多數人眼中每隻猴子長相都差不多、分不出哪隻是哪隻,這可以說是「猴盲」;甚至如東方人看歐洲每個國家的人都是「阿啄仔」、分不清不同國家的差別。同樣有一種人是「植物盲」、常常分不清不同植物間的差異而覺得每個都差不多(常比喻如分辨動物時看到有角就說是牛、看到四條腿就說是狗),這不僅與天生的觀察能力有關,後天大腦的訓練更是重要,如果你是這樣的「植物盲」,那最好趁早打消自己採集的念頭。
  2. 知道如何辨識植物的關鍵:
    辨識植物時往往要看很多關鍵細節:例如花與葉子生長排列的方式、葉脈數量與分布、葉緣鋸齒形狀與大小、莖桿形狀、有毛無毛等等,每種植物都有來自遺傳基因的特色,如果對相關知識所知不多就最好不要妄加判斷。
  3. 熟知有何相似植物與其間差異:
    世界上的植物種類多達數十萬種,但長相卻沒多少可以變化,所以「撞臉」是常有的事,有時連專家都不一定能一眼看出差別。文章開頭所提的鄉野知識就包含了許多如那些有毒植物和可食植物長得很像,要如何從細微的差異比對判斷哪個是哪個,如果不知道採集的目標會有什麼長相類似的有毒植物,以及如何分辨兩種植物的關鍵之處,那也最好趁早打消自己採集的念頭。

【人類的自作孽】

小時候的環境還有個優點:自然。環境沒有太多人為干預,自然也不會有許多的人為毒素,而現在的田野環境可能有施用除草劑、除蟲劑、殺菌劑等各類有毒農藥,即使確定是可食植物也還是要判斷是否有人為的毒素:

  1. 附近是否有大量的枯草:
    自然環境下除非及嚴重乾旱否則很少會造成野草大片枯死,如果附近有大片枯死的野草就很可能是有人懶得除草而直接噴灑了除草劑。
    (註:不要以為只有農田附近才會有噴除草劑,在台灣的環境下野生植物生長旺盛、田間或山間小路往往很快就會被雜草覆蓋而通行困難,必須常常「劈草開路」才能保持暢通,有的人沒那個閒工夫就直接噴上除草劑了事。)
  2. 附近是否有大量昆蟲之類的小蟲:
    台灣地處亞熱帶生態豐富,正常的自然環境中通常會存在大量的各種生物,如果環境太過乾淨清爽、沒看到什麼小蟲活動,那就很可能噴過了農藥且毒性仍殘留而要避免採集。

【附錄】野外求生時採集植物的程序

在野外求生的訓練中免不了要有自行採集與獵捕食物的訓練,但除非是熟悉而確信是可食的植物外,都應該經過一定的安全程序才能確保「求生」而不是「求死」:

  1. 先將少量植物汁液塗抹在如手脕等皮膚較敏感處,等待一段時間確定不會引發過敏或紅腫等不良反應;
  2. 以舌尖輕舔、確定沒有麻木刺激等異樣感覺;
  3. 少量放入口中咀嚼後再吐出,等一段時間後確定沒有任何不適;
  4. 少量食用,等待數小時後確定無不良反應;
  5. 經過上述程序確認「應該是」可食後仍須注意:
    絕大多數植物都或多或少含有生物鹼之類的毒素,這是植物用於對抗病蟲害或避免被動物「獵食侵害」的自保化學武器,人們常吃的青菜只是含量較低、或對人體危害較小的種類。這些毒素有的能被身體分解或排除而不會造成危害、有些身體不易分解排除但少量無防累積多了就會有事,如果不確定則食用前最好還是經過川燙之類的烹煮以減少可能危害。

【後記】

如果是菇蕈類則非有百分之兩百的把握則千萬不要採食,一來菇蕈類有無毒的「撞臉」更加普遍更難分辨、二來菇蕈類的毒素往往又急又猛,賭贏的機會低但賭輸的籌碼又太高,這種賺小賠大的事真的很不值。(例如下面兩張圖片都是台灣常見的菇蕈,一個是可食的高大環柄菇(又明白色雨傘菌)、一個是毒性很強偶多次傳出誤食中毒新聞的綠褶菇,能說的出如何分辨兩者的差異嗎?)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