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雨水多,氣候潮濕容易引發各種真菌性或細菌性病原菌的生長旺盛,近來就有草莓園受到角斑病的困擾,不斷噴藥防治下還是每逢下雨就發病而損失嚴重。
雨多潮濕固然是誘發問題的重要導火線,然而過去我們在基隆暖暖時、該地素以全省雨量最高最潮濕而聞名、尤其冬季到春季更是連綿不斷難得放晴,即使這樣也不曾被角斑病所困擾過(陽光不足才真的令人束手無策),在與草莓園討論過其防治方式後看到了一些問題。
【草莓角斑病小檔案】
草莓角斑病屬於細菌性病害,受感染的葉背會出現所謂「水漬狀」的病斑,由於病斑的發展會在葉脈的干擾下被圍成一個個多角形的區塊而得名。
細菌需要在潮濕的環境才能生長,所以草莓角斑病好發於多雨的季節,藉由雨水打在地面反濺時將土壤中潛伏的孢子帶上來,且細菌不耐陽光中的紫外線,因此幾乎都發生在葉背。
〔註〕角斑病在不同植物上有細菌性角斑病也有真菌性角斑病,但發生在草莓上目前所知只有細菌性的。
【錯誤治療的案例】
此案例中草莓園採用銅劑治療,且為了防止復發在事後噴了「芽孢桿菌」(應該是厚壁菌綱的枯草桿菌、蕈狀芽孢桿菌或液化澱粉芽孢桿菌等),但卻忽略了一件事:銅劑對所有生物、包含病原菌與益菌都具有毒性(這是化學農藥常有的問題),且銅為金屬離子不會自然分解、只能靠著澆水或雨水的沖刷慢慢「洗」掉,所以事後噴的「芽孢桿菌」也都會被銅離子「毒死」而徒勞無功,等到反覆澆水或下雨將銅離子淋洗掉後,病原菌就很容易捷足先登而再度發病。
(註:化學農藥還需要考慮到濃度過高毒性太強、濃度過低則未完全殺死的病原菌可能演化出抗藥性,就如同人的疾病使用抗生素不當時反而是在訓練細菌產生抗藥性一樣。)
【建議的治療方式】
過去我們曾在基隆暖暖待了多年,這是全台灣雨量最高、也是最潮濕的地方,理論上也應該是草莓角斑病最好發的環境,但在發生一兩次找出正確治療方式後就不曾再遇過了。
我們的治療方式是以「二氧化氯」殺菌,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新一代的殺菌劑,在分解過程會產生強氧化劑的效果而對病原菌造成致命破壞,對細菌、病毒、真菌都有很強的殺滅能力(註:一般的化學殺菌劑通常只能殺死其中之一或二、所以對不同的病原菌必須使用不同種類的殺菌劑),而其分解速度非常快只需要幾分鐘,所以噴完最多經過30分鐘就能立即使用益菌防護避免復發。
〔註〕市面上二氧化氯有真有假,以藥錠加入水中溶解、或是兩種藥劑混和的都只是替代品而非真的二氧化氯。真正二氧化氯主要以電解製成溶於酸性水中,也就是單一的水溶液型態,受限於溶解度下最高濃度不會超過2500ppm,而使用的安全濃度建議在150ppm以下,所以用於強力殺菌時通常是稀釋20倍。
避免復發的防護方式則可使用《植物養護包》:
- 《苦楝乳》中所含的「印楝素」本身就有抑制病原菌生長的效果,配合《枯草桿菌》噴在植物表面能兼具有防治蟲害與預防病害的效果;
- 《木黴菌》與《蕈狀芽孢桿菌》則可防止病原菌在土壤中潛伏生長,這樣才不會因為一下雨就將病原菌的孢子濺到葉背上造成發病;
- 《亞磷酸鉀》則如同植物的「疫苗」〔註:「磷酸」與「亞磷酸」在化學上是不同的東西、前者是磷肥不可混為一談〕,可刺激植物產生抗病物質提高對病害的抵抗力。
【結論】
有機/無毒的病蟲害防治方式注重的是建立並維持穩定的生態,就像中醫治病注重的是強身而不再發病;化學農藥則比較像西醫主要在治療症狀而常流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且還得要有「持久性」、這樣農人才能省工省事不必三天兩頭不斷噴藥。
在此案例中,表面上二氧化氯與化學農藥常用的銅劑都同樣具有「無論好壞通殺」的殺菌效過,但「銅劑」有可能造成病原菌的抗藥性〔註:許多化學殺蟲劑也常有同樣的抗藥性問題〕,但二氧化氯的殺菌機制則不會有此顧慮。最主要的是二氧化氯能快速分解而效果持續很短,可在事後很快重新補上益菌而達到防止病原菌再度危害的效果,銅劑則無法自然分解而造成益菌也無法生存,在因流失造成失效隨時可再度侵害完全沒有防護狀態下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