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跳針一次:「大自然是最好的種植老師」,農園藝種植的所有植物原本都來自大自然,歷經億萬年演化而不需要任何人為照顧就能在原生地生生不息,只要找出植物在大自然生存的訣竅就能領悟到種植的關鍵心法。
許多種植者沒有認清的一件事:往往當成所有的植物都一樣、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栽培介質、一樣的照護就想種好所有的植物。
動物的種類很多,從企鵝、青蛙、蠶寶寶、兔子、蚯蚓、大象 … … 等等,從生存環境、食物到習性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世界上植物的種類雖然沒有動物多,但已知的還是多達四十幾萬種,不同的植物經過億萬年演化,都適應了原生地特定的氣候、土壤、生態、病蟲害等等,之所以沒有擴散到無所不在就是因為換了不同的上述條件就無法適應而無法存活。有些植物像動物中的老鼠蟑螂能適應絕大多數的環境,有些植物則只能在特定條件存活,照護方式不對就會像把動物的企鵝養在樹上、餵食鴿子飼料就會活不下去。
【認識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根本」,也是決定植物生長能否適應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像把所有植物當成都是一樣,許多人也把土壤當成都是一樣,只知道山土、田土、砂土的簡單區分。要知道所謂的「山土」,從陽明山、林口(紅土)、苗栗火炎山、高雄月世界,不同山的土壤往往天差地別;而所謂的「砂土」則是從山上沖刷下來的,台灣的淡水河砂、濁水溪砂、高屏溪砂 … … 從不同地質的山頭沖刷下來的成分與性質也不同,乃至於中國長江的砂、黃河的砂,其間差異與和與台灣河川的砂又有很大的不同。至於田土,隔鄰的田地土質就可能會不一樣,而適合種稻的田土、適合種菜的田土、適合種蔥的田土、適合種蘆筍的田土,乃至於適合種芭樂、柑橘、蓮霧等不同果樹的田土也有不同,所以農人通常只種植適合自己田地土質的特定作物,如果要改種其他作物往往就得先大費周章調整土質。
天然的土壤其實是極為複雜的混和物,主要的構成是岩石經過地質變動、風化、沖刷、沉積等形成的細碎屑累積而成,而光是地球上的岩石種類就多達數千種,矽酸鹽類、硫化物類、碳酸鹽類 … … 再加上鈣、鎂、鋁、鐵 … … 等不同陽離子的其組成變化,由不同岩石碎屑以不同比例所混和出的土壤變化自然無窮無盡。
〔註:〕喜歡到海邊沙灘遊憩的人應該就知道,不同海灘的砂子也常會不一樣,有些是由岩石碎粒組成、有些是由珊瑚砂組成、有些是由貝殼砂組成,而更多的則是不同種類的砂混和組成。
而在基本的岩石碎屑不同組合變化之外,土壤在地球生命演化的悠久過程中又加入了各種動植物「屍體」與排泄物等,並歷經種種大小生物與微生物的作用而形成最終的狀態,可以說地球上找不到兩團一模一樣的土壤,這就像許多人把各式各樣的東西往不同的垃圾桶丟之下,世界上也找不到兩桶內容一模一樣的垃圾。
【土壤與栽培介質的性質】
土壤的成分結構極其複雜、變化繁多,而不同植物在不同原生地的特定區域適應了特定的土壤,在種植實務上我們幾乎不可能取得相同的天然土壤,所以只能根據植物的特性與不同土壤的性質,用不同的材料搭配加以模擬,這些就通稱為「栽培介質」,而在調配適合特定植物的「栽培介質」之前,得先知道土壤有哪些影響植物生長的關鍵性質,才能根據不同材料的特性組合模擬出相似的性質以讓植物適應生長。
【土壤的基本區分】
一般所稱的砂土、壤土與黏土三大類,基本上是受土壤粒度大小影響,屬於物理性的區分:
- 砂土:在手中用力握緊、放開時會立即散開,這是三類中組成顆粒最大的一種。
由於組成的顆粒大,期間的縫隙也大,所以排水與透氣性最好,但反過來說也缺乏保水性與保肥性,所以在大自然中是最貧脊的一種土壤。
〔註:〕在大自然中,無論是沙漠、海岸沙地或一般內陸的沙地,砂質土壤由於保水保肥性差,所以常是生態最貧乏的,少數能生長的大多是耐旱且耐貧脊的植物,但搞不懂為何許多人只要想到「排水性」就只會想到砂土。此外,砂土顆粒間的縫隙雖然能有很好的排水透氣性,但只要加入其他介質混和後一旦隙縫被堵塞還是會失去排水透氣性,這就像一堆花生粒的排水透氣性好,但加入麻糬混和填塞了縫隙就完全不一樣了。 - 黏土:在手中用力握緊、放開後仍保持聚集成團,且壓扁後只會變形而不會散開,這是三類中顆粒最細小的一種。
想像一下,花生粒如果研磨成極細微的粉末時就會成為花生泥、小麥如果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就會成為麵粉。黏土的顆粒極為細微,期間的縫隙小到水份與空氣都難以進出,所以絕大多數的植物幾乎都無法生長。
〔註:〕前面有提到的荷花則是例外,一來荷花為了適應在水中生存而能由葉面吸收空氣往根部輸送,二來植物都只能吸收水溶性養分,一般土壤中的肥份都會水溶失,反而是不透水的黏土才能保住肥份。 - 壤土:在手中用力握緊、放開後能保持成團,但壓扁時則會碎裂。
壤土的顆粒大小介於砂土與黏土之間,而且是由大小不同顆粒形成特定的「團粒結構」(下面有說明),所以能兼顧保水性與排水透氣性,也是最適合絕大多數植物生長的一種土壤。
【土壤的關鍵物理性質】
- 透氣性:
植物的根雖然生長在土裡,但也是活組織所以也需要呼吸空氣,而且不行光合作用下和動物一樣要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如果土壤裡的空氣不能順利流動(主要靠擴散作用),或是因生物組成造成氧氣的競爭,植物的根部不能順利呼吸就難以生長良好,甚至會造成無法呼吸而窒息死亡。
〔註一〕:常說的「爛根」其實是倒果為因的錯誤描述、也被許多不懂種植又愛裝懂得拿來到處說嘴,動物不會活得好好就爛掉、只會因感染或先死亡後屍體才爛掉,同樣植物的根也只會因為窒息死或病蟲害感染死亡後才爛掉,所以「爛根」不是問題、造成根爛掉的原因才是問題。
〔註二〕:能生長在水裡的植物,如空心菜、荷花等具有充滿孔洞的葉柄與地下莖可以將空氣輸送到根部,有如潛水夫靠著空氣管輸送空氣維持呼吸;有些如落雨松、紅樹林則會有「呼吸根」長出水面,有如人浮潛時帶著呼吸管呼吸,所以這些植物演化出特殊的方式讓根系可以埋在水中生長。
〔註三〕:少數植物如蘭花的根為「氣生根」,在空氣中生長具有葉綠素而呈現綠色,這種根也能行光合作用。 - 排水性:
表面上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氣性似乎是一體兩面,如果排水性不好、土壤被水淹滿了當然無法透氣,但反過來說排水性好未必透氣性也會好。如果土壤中的孔隙全都過於細密,過多的水雖然會因重力造成的壓力而排除,但孔隙因毛細作用被水填滿了還是會無法透氣。這就像拿濕毛巾盛水會很快流光(排水性良好),但溼毛巾的孔隙都吸飽水之下無法透氣,拿來覆蓋住的人口鼻還是會無法呼吸而窒息。 - 保水性: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離不開水,植物的光合作用更是以水與二氧化碳為原料、利用光的能量加工組成碳水化合物,所以植物一但缺水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嚴重時更會因細胞脫水而乾枯死亡。所以土壤不只要能排除過多水分也要同時具有適當的保水能力,所保有的水量要足以支撐植物到下次澆水前的需求,土壤能保有的水分越多,則兩次澆水的間隔時間就能越長、反之保水能力越低則澆水就必須越頻繁。 - 土壤性能的關鍵-「團粒結構」:
土壤的透氣性、排水性與保水性三種基本物理性表面上看起來是衝突的,然而其關鍵奧祕就在於土壤的「團粒結構」。在「外行看熱鬧」眼中,土壤就只是一大盆一大坨,但在「內行看門道」眼中,土壤其實不是像麵團一樣均值的,而是由各種大小的「團粒」結合而成,且「團中有團、粒中有粒」,形成極其複雜的結構。
從物理上來說,水能在狹小的縫隙中形成「毛細作用」,所以細小的粒子間就能形成蓄水作用;當小粒子形成較大的團粒時,大團粒間有的縫隙大到無法形成毛細作用就能夠容許空氣擴散流通,這種「團中有團、粒中有粒」的大小顆粒混和結構才能構成兼具排水透氣與保水功能的雙重功能。
〔註:〕為何砂土是劣質的栽培介質?
砂土是單純由「較大顆」的岩石細粒所構成,顆粒間的大細縫固然能排水透氣,但岩石顆粒本身並無保水作用,所以不只是排水透氣好、而是根本無法保水。
【土壤的化學性質與生物性質】
- 酸鹼值:
土壤的酸鹼值會影響植物對微量元素吸收的能力,而微量元素則是植物健康與抗病蟲害能力的重要關鍵(這點於其他文章另外說明),這也是絕大多數植物都比較適應偏酸性土壤的原因。無機礦物中土壤的酸性主要來自硫酸鹽、硝酸鹽與氯化物(數量最多的矽酸鹽則大多偏鹼性),然而硝酸鹽與氯化物都易溶於水而流失,所以除了火山土等含硫量高的土壤外,絕大多數缺乏有機物的土壤都會偏鹼性;而有機物經過生物作用分解代謝後大多會形成有機酸,所以有機質豐富的土壤一般都會偏酸性,但酸性也分不同等級,依據不同pH值可分為鹼性土(pH>7.5)、中性土(pH6.5~7.5)、微酸性土(pH6.0~7.0),弱酸性(pH5.5~6.5)、酸性(pH5.0~6.0)、強酸性(4.5~5.5),各種植物都有其特定的範圍,超過範圍就可能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註〕:這與化學上的強弱酸定義並不一樣,如果用化學上的定義,則pH>4屬於弱酸性,那對植物來說等於沒有區分。 - 有機質含量與微生態:
植物並不是單獨生長在土壤中而已,健康的土壤中充滿各種小蟲、微生物等形成一個「微生態」,這些生物或能分解土壤有機質釋放肥份供植物吸收、或能溶解土壤礦物(微量元素)幫植物吸收、或能幫助植物對抗有害生物,而大自然植物之所以能不需人為照顧、不必用藥施肥就能生長繁茂生生不息,土壤中健康的「微生態」是重要關鍵。而這些土壤中的小生物絕大多數無法行光合作用,必須以土壤有機物、也就是碳水化合物為食物,所以一來土壤有機質的含量與成分會影響土壤的「微生態」,二來上面所說有機物分解後會成為有機酸而改變土壤的酸鹼值,所以「有機質含量」也是判定土壤性質優劣的重要指標。
【土壤性質的穩定性】
種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所以上述土壤的種種性質也不能只是一時,這些性質常會隨著水的淋洗、陽光或種種環境的影響而逐漸改變,也會因為施肥與植物吸收的互動而改變,要能長期維持植物穩定生長就得要具有能自我調節能力而能維持長時間的穩定性:
- 團粒結構的維持:
許多人應該都有經驗,栽培介質在一開始很疏鬆、過多的水很快就能排掉,但時間久了會慢慢變的固結硬化,排水性也慢慢變差,而植物的生長狀態也隨之每況愈下。
從另一方面想,棉被或枕頭受到壓力時會被壓扁、但壓力消除後能再回彈是為什麼?答案當然是其中的纖維具有彈性!同樣的,土壤如果只有單純的「團粒結構」,則受到重壓時就會塌陷、其中的空隙被壓縮而變小或消失,此時就必須能夠有能夠支撐其回彈的成分,讓每個團粒都像小小的「彈力海綿球」,這樣的土壤不只是摸起來鬆軟、壓起來的感覺還會是「ㄉㄨㄞㄉㄨㄞ」的。
土壤中有機質的重要作用,一來較細微的有機纖維能形成良好的毛細作用而增加保水性;二來除了可以干擾團粒結構間的「黏結」,較「粗硬」的纖維還能提供團粒結構的支撐與「彈性」;三來有機質分解的有機酸還能溶解土壤中的礦物陽離子、避免其結晶而造成土壤的「固化」。
除了人為加入的有機質外,土壤中植物的根系也具有支撐土壤的作用,因此充滿植物根系的土壤通常能夠兼具良好的排水透氣性與保濕性,無論是所種的植物或是所謂的「雜草」皆然,所以雜草在土壤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乾淨無雜草的土壤有時反而劣化得更快。
此外,土壤中的蟲與微生物活動也有「鬆弛」土壤避免固結的作用,蟲蟲的鑽進鑽出能挖鬆土壤、微生物則能釋放有機酸來溶解礦物的結晶,因此維持土壤的微生態也是保持「土壤活性」的重要關鍵。 - 酸鹼度的維持:
每當遇到植物出現土壤酸性不足的症狀時,網路上就常出現「澆醋」、「澆洗米水」、「澆硫酸亞鐵」等等不懂裝懂、以訛傳訛的小道偏方流言。只要用點基本常識邏輯想:這些東西都是水溶性的,只適合作為症狀嚴重時的臨時急救而不適合當成經常性的保養,澆灌後雖一時有作用,但只要下次澆水或下雨後就流失了,要每天澆一次也未免太繁不勝繁了吧?
〔註:從化學上來說,酸鹼作用來自於改變水中氫離子的濃度,所以物質也必須能溶於水才會有酸鹼值。〕
所以要能維持土壤的酸鹼值,關鍵在於所含有的成分中必須有能長時間釋放酸性物質、或是放鹼性物質已維持在適當的穩定範圍。
在自然狀態下,土壤中所含有的礦物種類會決定土壤的長期酸鹼性,所以除了搭配適合的礦物性材料外,在人工保養上還需考慮不同植物所適合的土壤酸鹼值不同而區分為主動性的「增加土壤酸性」、「增加土壤鹼性」,與被動性的「防止土壤酸化」、「防止土壤鹼化」。例如硫磺能因微生物分解或自然氧化成為亞硫酸或硫酸而「增加土壤酸性」、加的越多土壤就越酸〔註〕:陽明山出磺口周邊的土壤酸鹼度可達任何植物都無法生存的pH2.0以下);石灰(氫氧化鈣)則可「增加土壤鹼性」;高分子量的腐植酸不溶於水而無酸鹼性、然而遇到鹼性物質就會溶解將之中和而避免土壤「鹽鹼化」;苦土石灰(碳酸鈣+碳酸鎂)則是在中性或鹼性下不溶於水而無酸鹼度,但在酸性環境則會溶解而將之中和而避免土壤「酸化」。
此外,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質後大多會形成「有機酸」、有些微生物則還會主動釋放各種酸性物質而維持土壤酸性,所以土壤微生態也是維持土壤酸性的重要一環。 - 有機質的維持:
綜合上面所述,土壤中的有機質有維持土壤團粒結構、土壤微生態與酸鹼值等重要作用,但有機質本身也是「消耗品」,會隨時間而代謝分解消失。
〔註〕:盆栽中的栽培介質時間久了常常會變少,許多人都認為是流失造成的,其實除了流失之外,有機質分解後造成的「減量」也是重要關鍵。
有消耗自然就得添加補充,最直接的方式是挖開土壤將有機質埋入(常用的如稻穀、枯草、樹葉或蔬菜果皮等),但土壤中佈滿植物根系時就無法將有機質與土壤均勻混和,此時土壤中的「微生態」就再度發揮作用了。在健康的土壤中有各種蟲蟲會以這些有機質為食,到處吃到處拉的結果就會將有機質分布到土壤的各個角落。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蚯蚓,蚯蚓在土壤中爬行時從前方吞食有機質再由後方排出,自然而然能將土壤做最好的混拌。即使只是將枯草樹葉堆積在土面上,蚯蚓隨然沒有牙齒可「啃食」,但在經過微生物幫忙初步分解而腐爛後,蚯蚓就能吞食將這些有機質「搬」進土壤中。 - 營養供應的穩定:
植物所需的基本大量元素氮、磷、鉀可以靠定期施肥維持,然而影響植物健康關鍵「微量元素」才是最難補充的。有機肥的原料來自動植物、或多或少會含有一些微量元素,但不容易分析而不會標示所以難以控制,使用水溶性的所謂「螯合微量元素」化學肥料固然可以補充,但水溶性也代表容易流失而難以維持長時間穩定。最好的做法則是根據各種不同礦石的成分、以適度的比例添加到土壤中而能長時間慢慢釋放出各種所需的微量元素。
〔註〕在盆栽的封閉環境中,無論添加多少適當的礦石,其有效含量還是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消耗殆盡,所以盆栽的土壤建議每2~3年就要更新一次。 - 微生態的維持:
上述土壤中的「蟲」可幫忙鬆土、可幫忙混拌有機質,而土壤中的微生物則可幫忙分解有機質、幫忙分解礦物(微量元素)避免土壤固結、幫忙維持土壤酸性,更重要的還能為了「保護生存環境」而幫忙植物對抗害菌的侵害。而研究還顯示:植物的根在土壤中不會動、只能吸收到根周邊的養分與微量元素,此時能在土壤中到處移動的微生物就會幫忙「搬運」較遠處的養分來供植物吸收。土壤的微生態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一般情況又很難直接檢視到其狀況,除了由植物生長的狀態上來判斷外(所謂的「植物會說話」),最好的做法就是定時添加各種有益微生物(益菌/EM菌)以維持其穩定。
【結論】
如果種植的學問能分成從小學到大學的不同程度,則土壤調配的學問就應該要從研究所起跳。首先得知道所種的植物是什麼、其特性需求為何,先據此決定所要的栽培介質性質目標;其次要能了解各種材料的物理、化學與生物性質,才能從中挑選適合的材料以及應有的比例,最後再從實際結果測試分析調整。曾經有人表示想學習如何調配栽培介質,但如果不懂植物、不懂各種材料的性質,只想速成而不按部就班逐步學習,那就像要教還沒學會算數的小學生如何解偏微分方程式、或教還不會騎車的人如何表演翹孤輪、空中翻滾等各種特技,這是要從何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