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種植的新手在施肥時往往會擔心植物會「吃」不到肥、而把肥料緊靠著植物的基部放置,甚至在種植前先把肥料混拌在土中,殊不知這才是最容易逼死植物的方法。
國中小的自然科或生物科中應該有學到(如果還沒還給老師),植物的莖葉有「向光性」、「背地性」,根則有「向溼性」、「向地性」,這些都是植物在億萬年「物競天擇」中所演化出來的生存本能,沒了這些本能早就被淘汰絕種了。
所謂的「向溼性」,用白話說就是會自己找水。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雖然不能到處跑移動位置,但卻能感應到土壤的溼氣來源,從而自然的向有濕氣的方向生長。同樣的道理,植物的根系也會「找肥」,自然的向有肥份的方向生長,所以億萬年來在大自然中沒有人為的澆水施肥,植物仍然能自力更生欣欣向榮。
但反過來說,植物的根系在肥份充裕下就不會浪費能量擴大生長,甚至可能因EC值過高(過鹹)而萎縮,從而形成一個平衡機制避免因吸收過量造成整株被「鹹死」。
打個比喻:原本小孩子餓了自己會吃,如果怕他吃不夠就三餐都抓來強制灌食會怎樣?同樣植物缺肥自己會找,不懂得拿捏就只想「強制性施肥」結果也是會「撐死」植物。即使是所謂的「淺根性」植物,基本上根系長度也能達到約30公分,在一般的花盆中不會有「太遠吃不到」的問題。
【草莓的根系生長案例】
在種植草莓前,我們會靠近盆土下方處、沿著盆緣鋪設一圈的有機肥,這種將肥料放在根團下方稱為「底肥」,其原理是肥料在根團之下不會形成「強迫吸收」,當根系生長遇到肥料濃度過高時會自動萎縮從而自行調節吸收。
〔照片一〕紅圈處可以見到大量的有機粒肥,這麼多肥料如果放在根團上方,則草莓在幾天內就會出現肥傷甚至「焦枯肥死」,但照片中已經種植數週草莓生長完全無異狀。脫盆可見根系幾乎都生長在上方的栽培介質中。如果將照片放大細看,其實也有根系長到肥料附近但會枯死發黑而從其他部分繼續長根,這樣就避免了會吸收過度而造成肥傷。
〔照片二〕同一株草莓,從下方看中心部位有根系直透底部,這是因為肥料只放在盆緣一圈,中間留有「無肥」的空間讓根系能自然直透而下。
〔照片三〕另一株種植較久的草莓(約1.5個月),同樣在種植之初有加了「底肥」但已被分解吸收殆盡,所以根系開始穿過原本的肥料層向下生長繼續尋找更多肥料。
〔照片四〕與前照片為同一株,中間部位同樣有根系在先前已穿過中間無肥的部分先行到達盆底。
〔註〕在種植中有一種稱為「空氣斷根」的方法,也就是植物新生的細皮白嫩又根生長到空氣中就會乾枯萎縮而停止生長。所謂的「控根盆」就是利用此原理,為了避免根系不斷沿著花盆生長環繞造成只在外圍「盤根」而中間空洞的現象、因此在花盆的側面開孔隙讓新根穿出時會自動萎縮、另長側根而讓根系更均勻的密布盆中,《組合式立體植栽花盆》的每一層間也是利用「空氣斷根」的原理避免上層根系穿透至下層。
另一種方式則是「肥料斷根」,如上面照片所示,根系生長會受到過多的肥料阻擋,所以在兩株植物之間可藉由埋肥料避免根系交錯生長而互相競爭。《組合式立體植栽花盆》的設計將植物種在兩端,中間埋肥料也可產生此種隔離效果。
【所以肥料混合在栽培介質中會有何問題?】
- 當混拌的肥料過多時,所有根系同時接觸到高濃度的肥份,除了大量吸收造成整株植物可能因體內滲透壓(EC值)快速升高而所有細胞都脫水死亡(就像拿鹽醃植物的結果),也會造成所有根系同時萎縮乾枯而無法存活;
- 即使混拌的肥料未造成土壤EC值過高,但如上面照片所示過多肥料其實會阻礙根系生長,到處都是肥料的栽培介質也形同在限制根系發展,而「善種者先顧根、不善種者只知顧枝葉」,強壯旺盛的根系才是植物生長健壯的「根本」,只想顧枝葉而趕快生長而不顧根系健康只會造成「揠苗助長」。
【基肥:專用於混拌栽培介質的肥料】
我們常說:「種植的原理是科學,得了解原理而不是只聽八卦皮毛就迷信香灰符水」,許多人往往只求「懶人包」而不問根源,光憑一個表面的膚淺資訊就自我腦補成一堆莫名其妙的歪招。「基肥」是專用於混拌土壤的肥料,但不是所有肥料拿來混拌土壤就是「基肥」!
「基肥」通常是用有機材料發酵而成(也就是堆肥)的粉狀肥料,一來含肥量低且釋放緩慢不會造成土壤EC值過高,二來粉狀可以更好的分散在土壤中避免局部集中而影響根系生長,更重要的是有機質能促進有益微生物生長並鬆弛土壤。既然所含的肥量少就不是用來長時間供應整株植物生長,所能支撐的只是種植初期植物發芽開根所需,真正的養分供應還是得靠「底肥」或後續追加的「追肥」來持續供應。